吉隆坡永春会馆文史馆

永春

白鹤拳

永春是白鹤拳的发源地,

 

白鹤拳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目前已传播到世界各地

 

乃永春的代表性武术

永春人民早有练拳健身的好传统。清康熙年间,白鹤拳传入后,学拳的人更多,拳师辈出,比较著名的有郑礼、郑业佐、干德源等。郑业佐(夹涤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旅居星洲,1904年后于商业余闲,开设武术馆,收徒传授白鹤拳。

永春这么一句俚语:“永春拳,无烧(热的意思)也拉沦(微温的意思)”。意思是说永春人普遍懂一点拳法。永春的主要拳种为白鹤拳、五祖拳。本文就流传较广的白鹤拳的历史进行说明。

永春白鹤拳相传至今已历300多年。这拳种的起式收势,均以“白鹤寄脚”为标志,上肢手法短矫多变,下肢步法转动灵活,讲究“子午虚实、吞吐浮沉、刚柔缓急、后发先至”。

相传白鹤拳的创始人方七娘是浙江省丽水县少林拳师方种的独生女。方七娘自幼得父亲精心传授,练就一身好拳艺,因婚姻失意,投白练寺为尼。一日,在寺中织布,见一白鹤飞栖梁间,昂首振翅,舞脚弄翼,各种姿态非常奇妙,心里感到奇怪,就将手中梭盒投去,被白鹤闪跳而过,再以纬尺掷击,又被白鹤展翅弹落。于是感悟之余,不断钻研,乃将白鹤舞姿揉合于少林拳法之中,揣摩衍化出别具一格的拳法,名日“白鹤拳”

永春有个拳师颜起诞和他的徒弟曾四,访游各地,以武会友。在与七娘谈论拳法之后,起诞不服,遂与七娘比武,七娘的高超拳艺使起诞心悦诚服,旋即命曾四拜七娘为师。七娘见曾四年轻聪慧,朴诚厚重,乃收为徒。曾四在寺中与七娘学习切磋拳艺10余年,并结为夫妇,其艺益精。

康熙年间,传说曾四夫被谪居永春西门外后庙,开馆授徒。后人尊曾四为“前永春名师” , 其徒弟郑礼、辜喜、辜魁、乐杰、王打兴等称为“前五虎”。康熙二十二年(1683),台湾拳师白戒(白练寺方七娘徒弟〉来永春教授“寸劲节力’功,揉鹤拳技法,后人尊称为 “后永春名师”,其徒弟郑宠、林添、郑泮、辜初、辜荣等称为“后五虎”。嘉庆年间,白 鹳拳的传人林董、郑樵和无名氏写了《白鹤先师祖传真法》、《永春郑礼叔教传拳法》、《白鹤拳家正法》、《卫身秘要》、《桃源拳术》等书。咸丰年间,林俊起义,各乡各里组织拳社响应,是白鹤拳的鼎盛时期。民国18年(1929),以潘世讽为主任的10名拳师,应陈嘉庚 邀请,组织“闽南国术团”到星、马表演。

新中国成立以后,永春白鹤拳多次参加省、地的武术比赛,取得良好成绩。在十年浩劫中,武术工作者、老拳师遭受迫害。1979年,永春成立全县性的武术协会,每年选拔代表赴省、地参加武术观摩比赛。1983年,成立永春白鹤拳文史发掘小组,在“三贡献”(献拳经、拳谱,献兵器、实物,献功法、技艺)的活动中,苏瀛汉和郑裕民各猷《永春郑礼叔教传拳法》一本、《五肢总论》一本,潘成庙献《白鹤拳谱》一本,苏文美献《拳家正法》一本,潘锦标献《白鹤拳谱》一本,潘清己献《白鹤仙师祖传真法》一本,曾国强献《桃源拳术》一本,周河汉献铁钯一支,潘成庙献双刀一付,对恢复白鹤拳教学运动产生巨大影响与贡献。

1984年3月,晋江地区在永春举行武术观摩表演,本县派出16名运动员参加,年龄最高者岁(郑晋源),最小者仅7岁(苏君毅)。1984年5月19日,省在漳州举行武术挖掘.整理成果初展,由于永春白鹤拳史实充足,实物丰富,赢得了到会代表一致赞扬。省武协确认了永春是白鹤拳的发源地,证实了永春白鹤拳早期就流传到八闽大地,传播到东南亚各国,为中国武术推向世界作了贡献。省体育运动委员会、省武术协会把永春白鹤拳列入福建南拳七大流派之一,并推选老拳师郑文存为永春拳派代表。后又增选五里街潘成庙、蓬壶苏文美、城关苏瀛汉为永春拳派代表。七八月间,县举办少年武术培训班,学习白鹤拳。9月,郑少海参加省职工运动会作武术表演。这一年,郑文存的孙儿郑庆勇参加在兰州举行的全国武术比赛,获得优秀拳种奖金牌一枚。同时,还从永春参加省文史展览的展品中精选出一批古老的拳书、拳谱、照片、古兵器赴京展览。

1985年,永春举行白鹤拳发掘整理会议,省武协副主席洪正福来永春参加,要求永春武术界完整地整理永春白鹤拳史实、动作、套路,写成专书,纳入《中华文库》。会后成立以陈金玉、林云猛、苏瀛汉为主的挖掘整理小组,整理出《永春白鹤拳拳械录》。

1984年11月和1986年11月,以木崎友睛为团长的日本空手道推进会友好访华团二次访问泉州,郑文存、郑庆勇、王正经、苏瀛汉等10多人先后参加武术交流。应日方要求,介绍了永春白鹤拳的源流、风格特点、基本理论和技击方法,回答了日方提出的问题,并先由我方每人表演一个套路。表演后双方各作“拆招”示范,讲述招法要领。交流结束,永春代表队赠送日方锦旗一面,日本代表回赠誓词匾一块,表示互相交流,世代友好的愿望。

1986年12月31日,日本冲绳拳圣武道馆馆长金城昭夫,经市、县有关部门同意,来永 春访问。郑文存、苏瀛汉、郑明地等人在永春中国旅行社回答了他提出的问题,双方都作套路表演。

二十一世纪的今年,马来西亚永春联合会和属会仍然积极推广白鹤拳,近年持续性的聘
请永春白鹤拳师博亲自来马开班授课,国内多个永春属会已定期开办课程,为永春白鹤拳武术文化的传承播下种子。

注:本文主要内容摘录自《永春县志》第758页至759页。

照片 1 :

中国永春拳第一村——大羽村的演武场

资料来源: 引用自 https://www.yeeyi.com/news/details/665544/

照片 2 :

传说方七娘生于清康熙年间,原籍浙江。为避战乱随父亲迁居福建霞浦县。父亲方种是一位精通少林罗汉拳的医生,传说方种也参加天地会

资料来源: 引用自https://kknews.cc/zh-sg/culture/xnjz9a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