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耀是李延年的二哥,自幼随父画丹青,191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课余参加绘画研究会,与当代名画家陈师曾、汤定之、李毅士、陈半丁及胡佩衡结交,获得他们悉心的启导。1919年北京爆发五四运动学潮,只得中途辍学转入上海美专就读。1922年毕业后回返永春家门。
1926李家耀南来后首先在新加坡永春会馆创设的桃源中学担任校长。过后在吉隆坡国民小学担任校长,从商前在尊孔中学教美术。李家耀一生醉心于书画艺术,在事业有成后又急流勇退,全心作画,过着半退休的优闲生活。“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云烟”。从这两句李家耀的处世名言,可看出他淡泊名利的性格。
值得一提的是,李家耀一生作画无数,但他从来不卖画。他一生中收藏了不少名画,但却不把他的这些名画视为私产。1970年他捐出1400件珍贵书画文物给南洋大学李光前文物馆。1993年2月9日,他在隆雪华堂举行“李家耀九十三书画展”,为董教总教育中筹募基金,1当社会有所需要时,他毫不犹豫的做出反馈。他的社会责任心,驱使他在重要的时刻将大部份个人珍藏品及个人大部份作品捐献出来。
醉心于书画的李家耀出身在清末民初动荡不安的大时代,先在上海美术学习书画,其父因遭到土匪杀害而被迫带着家人迁徙到马来亚。过后仍为了扫荡土匪,而积极游走南洋,结合东南亚永春乡侨的力量迫使福建省政府发兵剿匪。在生活安定后,他回归平淡专心作画。因而虽然曾经从商,但他的为人却完全不像一位生意中人,丝毫未曾丁点商业气息。
李家耀的墨宝常见于全国各地永春会馆,其中不少诗句或对联乃是出自林连玉。他的画作,在马来西亚已位列大师级的作品。他的不为名利,甘于淡泊的处世态度,又为他的作品加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