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永春会馆文史馆

陈日墙

吉隆坡永春会馆的创会者,

 

对永春社群带来凝聚作用,

 

领导永春、福建社群在吉隆坡立足,

 

热心教育和公益事业

擅长经商

陈日墙,字乃雕,永春丰山村人。丰山村在清代已有人经营水客生意。陈日墙的父亲是一名水客商,经常往返永春和南洋。 1二战前已在吉隆坡半山芭开设合盛号杂货生意兼作锡米买卖。过后又在新街场开设泉盛号、在加影开设泉发号同时经营什货和锡米买卖。最后在福建街开设泉丰布庄兼营中国汇兑,又在附近设立了丰裕号专营树胶,也在巴生开设新丰椰油厂和欢乐游艺场的地产。生意业务范围在当时已算颇具规模。从陈日墙身上可看出经营杂货店乃永春人在马来亚最常见的经商活动。永春人擅长将杂货店其他原产品买卖整合一起,包括锡米和树胶。杂货店提供了日常生活所需的物品,无力支付时可先赊账,过后在变卖锡米、胶片结账时才进行扣账,足见永春人的生意头脑的灵活。 

创建永春会馆

根据吉隆坡永春会馆记载,十九世纪末期,永春人已在吉隆坡立足,主要集中在甘榜巴鲁(Kampung Baru)一带的Jalan Hale(即今日的Jalan Raja Abdullah)、Jalan Kamanting、 Jalan Yap Ah Shak和Jalan Doraisamy。当时住在这里的永春人曾经多达一百多户。陈日墙与大多数发起成立吉隆坡永春会馆的永春乡贤们,都是住在甘榜巴鲁那一带。2因为永春人高度聚居,以及经商有成,并且与吉隆坡之外的永春社群有着密切的连系,因感于若没有一个正式组织,将无从联系与团结乡人,难以巩固原有的事业基础而与其他方言群竞争。在陈日墙、陈澎相、颜滂祜、黄重吉、洪进聪、陈仁堧、林邦玲、黄振秀等人发起之下,吉隆坡永春会馆终于在1924年诞生,成为吉隆坡福建方言群之中最先成立的地缘性会馆。

会馆成立初期,暂时借用陈日墙在福建街的泉丰公司二楼充作临时办事处,随即召集吉隆坡的同乡们举行座谈会,共同商讨筹组永春会馆之事务,足见陈日墙当时在永春社群的领导力。1926年3月上旬吉隆坡永春会馆召开大会,做出了购置巴生河畔的三段地皮建馆的决定。大会也进行章程草稿的审查,并通过向政府申请注册会馆,以及公推陈日墙、陈沧相、杨廉溪、林兴豪、陈澎相、洪进聪、颜滂祜、黄重吉等八位乡贤负责建筑工程事宜。31928年12月2日下午2时吉隆坡召开常年会员大会,按照章选举1929年度第一届新董事。会务正式操作,董事会公推陈日墙出任正会长。

热心公益

陈日墙乐善好施,喜作乡亲的和事佬,深受同乡的爱戴。他也曾是雪兰莪暨吉隆坡福建会馆的正会长和产业信托人。也曾为尊孔学校、坤成女校、国民学校、中华学校、中华女校等校的校董,并且在中华总商会、同善医院、政府老人院和集益公馆等机构担任要职。

吉隆坡永春会馆由陈日墙领导下成立,并且在他手上落成了会馆建筑

照片来源: 吉隆坡永春会馆提供

本文作者: 郑名烈

1 林博爱等:《南洋名人集传》(集2下),页156-157。
2 黄茂桐口述26/11/2013 11:00于吉隆坡。
2 〈吉隆坡永春会馆简史〉,《吉隆坡永春会馆85周年特刊》,吉隆坡:吉隆坡永春会馆2009年,页13。
3 《吉隆坡永春会馆特刊新厦落成开幕暨七十五周年纪念特刊》,吉隆坡: 吉隆坡永春会馆,1999年,页38。
4《吉隆坡永春会馆特刊新厦落成开幕暨七十五周年纪念特刊》,页39。